航空装备质量数据资源主要包括用于质量改进的故障数据、用于风险预防的过程数据,以及用于质量评价的数据产品。鉴于现代航空装备研制的复杂性、定量化和注重过程控制的发展趋势,重大质量决策越来越依赖于质量数据资源的支持。加强航空质量信息管理、深入开发质量数据资源,已成为新时期支撑装备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目前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飞速发展的时期,开展质量数据资源建设对提高中国航空工业质量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航空装备质量水平快速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航空工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视数据资源建设工作,制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质量信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集团公司质量信息的范围和报送要求。同时利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为各单位提供质量信息处理、上报、分析的统一平台,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航空装备质量数据的积累、管理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对航空装备质量工作认识的加深,集团公司对质量数据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航空装备质量数据资源统一管理,一方面满足航空行业质量形势分析、装备质量综合评价的迫切需要,提高分析评价结果与装备实际表现的一致性,确保质量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将质量数据反馈到设计、制造过程,用于产品质量改进,提升装备研制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3种类型的数据支持:一是产品类数据,这类数据与产品质量实现直接相关,包括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的试验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过程检验检测数据等;二是过程类数据,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过程与标准的符合性数据;三是基础类数据,主要包括支持产品质量形成的人员、成本等信息。从目前中国航空工业质量数据积累情况来看,尚不具备满足上述要求的数据基础。开展质量数据资源建设,是通过建立装备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集团公司质量数据管理规范,制订质量数据信息管理制度,开发质量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质量数据资源的积累,为质量形势分析、装备质量综合评价、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集团公司质量数据资源建设将分以下5个步骤实施:
1. 构建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各类航空装备、航空企业质量统计指标现状以及国外先进企业航空装备质量统计指标进行调研,建立涵盖产品、过程、基础等3类评价指标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数据要求。
2. 制定集团公司质量数据规范:调研航空装备质量数据管理现状和需求,根据航空装备质量管理活动内容和装备质量综合评价的要求,确定中国航空工业质量数据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界面。研究航空装备质量数据的内容,明确数据的范围、类型、格式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中国航空工业质量数据规范,统一质量数据的内容和形式。
3. 形成集团公司质量数据信息管理制度:根据集团公司对航空装备质量管理的要求,按照质量数据的分类,梳理航空装备质量数据收集、传递、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明确当前管理模式下的各方职责,制定中国航空工业质量数据信息管理制度,实现质量数据的分级分类管理,规范质量数据的形成、传递过程。
4. 建立质量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基于集团公司统一IT架构,设计、开发质量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分发、统计和上报等功能,在全集团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应用。通过平台的运行,积累航空装备质量数据资源,覆盖现役主战航空装备,实现质量数据同源和数据传递的科学性。
5. 开展质量数据资源的应用:基于质量数据资源,定期开展航空行业质量形势分析,并按要求上报上级机关;对航空装备宏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定期开展宏观质量分析,使集团公司及时掌握装备的总体质量状况;企业能够及时了解集团公司的产品质量状况,并将这些数据用于故障原因分析、产品设计改进等。
(中航工业综合所)